井下铲车快速除渣主要依赖其液压驱动系统的有效作业能力、铲斗设计的适配性以及操作人员对设备的准确控制,以下是具体分析:
一、设备特性与场景适配
紧凑型结构优势:
井下铲车采用低矮车体与铰接式转向设计,转弯半径小于3米,可灵活穿梭于3米×3米巷道。例如在处理掘进工作面产生的碎渣时,井下铲车能直接贴近掌子面作业,避免渣土堆积影响后续施工。
动力系统冗余设计:
针对井下高负荷工况,井下铲车配备涡轮增压发动机与大容量液压油箱,确保连续作业时动力输出稳定。例如在处理含水量较高的黏土渣时,液压系统压力可维持在25-30MPa区间,保障铲斗翻转速度不受影响。
二、核心驱动与动作实现
液压系统转化效能:
井下铲车通过发动机驱动液压泵,将液压能转化为机械能,推动铲斗油缸和动臂油缸活塞杆运动,实现铲斗的升降、翻转和平移。液压系统的高压油流特性使井下铲车能快速响应操作指令,在狭小空间内完成快速装载动作。
多维度动作协同:
井下铲车操作杆分为翻斗控制杆(1号杆)和大臂控制杆(2号杆),通过组合操作可实现铲斗的复合动作。例如在除渣时,操作员可同步控制铲斗提升与翻转,使渣土直接倾卸至运输设备,减少中间环节耗时。
三、铲斗结构与功能适配
铲斗容积与强度:
井下铲车配备高强度耐磨铲斗,其容积设计需匹配井下渣土特性。例如在处理松散矿石渣时,铲斗采用深斗型结构防止物料洒落;在清理黏性矿渣时,铲斗边缘设置防粘涂层或刮板,确保卸料干净。
侧卸式设计优势:
部分井下铲车采用侧卸式铲斗结构,可在不移动车体的情况下向侧面卸载渣土。这种设计特别适用于巷道宽度受限的场景,通过缩短卸料时间实现除渣效率提升。
四、操作策略与流程优化
快速铲装技术:
操作员通过“快进-猛铲-急收”三步法提升铲装速度:先以高速接近渣堆,在接触瞬间加大油门使铲斗切入渣土,随后快速收斗并提升大臂。此过程需配合液压系统的瞬时响应能力,确保铲斗在0.5-1秒内完成装载。
运输路径动态规划:
在井下多作业面场景中,井下铲车操作员需预判渣土运输车的移动轨迹,通过“边铲边进”方式减少往返空驶时间。例如在清理采煤工作面时,井下铲车可沿运输巷道边缘推进,同步完成装载与运输路径清理。
联系我们
-
联系:张经理
手机: 13905386550
电话: 0538-6612626
传真: 0538-6612228
邮箱: taxdzg@126.com
网址:www.taxdzg.com
地址: 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万官大街209号